
编辑述职报告
在现在社会,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,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。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编辑述职报告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编辑述职报告 篇1(一)机动部
我三月底到机动部工作,六月底离开,在3个月的时间里,我的主要工作内容有:
1 陪兄弟们一起出差采访,一起写稿子。帮兄弟们树立信心,鼓舞斗志。
2 扩展选题思路,个人认为,机动部的选题范围不仅仅是深度报道,有意思的事件、有争议的话题、人物的另一面等等,凡是能引起阅读兴趣的题材都是我们报道的范围。
3 5.12地震发生后,本报先后派出8位记者。这个月,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给前方的兄弟做好服务。由于8位记者分散在不同地方,当时余震不断地发生,我每天做的最多的不是统筹稿件,而是确定同志们的安全和具体位置,传达报社领导对兄弟们的关心,告诉大家,对报社最重要的不是稿子,而是他们的安全。其次,我这个月的重点工作就是统筹稿件,及时传递最新信息给前方记者,尽量提供采访思路,然后汇总前线的稿件,与夜班对接。
4 机动部只有4名记者,我在这个部门也只做了3个月,但受到的感动却很多很多。这个部门要求记者经常出差,对记者的业务水平、社会经验和心里素质都是很大的挑战。我记得地震时,好几次听到高高大大的胡志强在电话那头哭泣,但无论我怎么劝,他都不肯回来,他说再辛苦也心甘;有一个月,王向前只有4天时间在家里,剩下的都在外出差 ……此处隐藏19819个字……博学精学),学有所悟,学有所用(在干中学,在学中干)。
一是学有所专。就是要博学、精学。博学就是涉猎面要广,不但要学时事政治,学业务,学行政管理,还要学历史、学沟通、学办事等等,不但要学与新闻有关的,还要学与新闻无关的。因此,学的知识面要宽,视野要开阔,这样才能有效地启迪自己的思路,更好地找准事物发展的规律,看清问题的本质,抓住问题的关键。精学就是要学有所精。那么大的大部头资料,那么长的管理理论,那么浩瀚的历史史料,那么众多的业务,如何去学,我始终坚持一点,按需去学,学就学会。只有学懂了,才会去理解它,去运用它,才能在工作中取得实效。
因此,我注重从实践中去学,学时之所需的,学眼下急用的,学一项力求学懂、学会,融会贯通。
二是学有所悟。只有善于分析、发现和提出问题,才能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,提高认识和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,提高把握情况和局势的能力,也才能为领导在更高层次上的决策提供思想资源。人的头脑就是加工厂,没有数字和材料不行,有了材料要经过加工,要生产观点,用观点统率材料,支撑理论。因此,我在日常的工作中与大家一起,探索如何干好工作的规律和方法,并形成一种流程化、规范化的程序。
三是学有所用。坚持在干中学,在学中干。在“干中学”与“学中干”的认识和理解上,我认为重点是解决一个认识问题,解决“会”与“不会”的问题,解决“做过”与“没做过”的问题。有人说,这项工作我没做过,不会,或者说,我没有这方面的爱好,或者说,害怕做了会出错。我的理解是,不可能一切条件成熟了才让你去干,不可能一切条件具备了才等着你去干,我们都是从小事做起,边做边规范的,一边工作,一边学习,一边学习,一边工作,由量变到质变,而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提高。